信号完整性期刊
www.lambexpress.com/articles/1209-comparing-embedded-coplanar-waveguide-and-stipline-for-multi-layer-boards
拇指

多层板中嵌入式共面波导与衬砌线的比较

2019年4月16日

各种共面波导(CPW)的结构已经在过去的研究。例如,CPW是Wen在1969年提出的[1],[2]。Gupta在[3]中列出了各种类型的CPW:有限介质厚度的CPW、有限接平面宽度的CPW、带屏蔽的CPW、带屏蔽导体的CPW、带屏蔽导体的CPW、多层CPW、非对称CPW和有限介质厚度共面波导(CBCPW)。Wolff在[4]中研究了CPW。最近,人们对5G应用[5]、高速数字应用[6]-[9]和光学频率[10]的毫米波频率下PCB和集成电路上传输线的宽带特性重新产生了兴趣。具体的传输线特征已经进行了研究,从铜粗糙度建模[11],[12],CPW中过孔的放置[12]-[18],以及CPW性能与微带的比较[19]。

带状线是高速数字电路中首选的传输线。带状线的优点是它支持TEM模式,因此没有色散,也没有较低的截止频率。带状线具有低辐射,此外,由于对称导致相对电容和电感耦合近似相等,远端串扰为零[20]。然而,对于特定的传输线阻抗,信号带的宽度与基板的高度必须是固定的,这限制了带线的设计灵活性。

CPW的一个优点是它的设计灵活性。cpw可以在厚基板上制造。在CPW中实现特定特性阻抗的设计准则是信号带宽度与间隙的比值。(信号带的宽度与基板的高度之比不需要固定就能产生50欧姆的线路。)只要间隙尺寸小于衬底厚度,特性阻抗与衬底厚度无关[1]。为了避免寄生微带模式,微带的宽度和间隙必须小于到下或上地的距离。为了避免带状线模式,间隙必须小于信号线宽度。

在带状线和CPW中都可以引入过孔以防止平行板波导模式,但这会增加制造复杂性和成本。此外,可以引入气桥来消除槽线(即奇数CPW)模式。与微带相比,CPW的尺寸更小[21],因此,带状线也是如此。为了使平行板模式最小化,可以减小与信号线在同一层上的接平面的尺寸,使结构成为有限接地共面波导(FGC)。

在实践中,基板的底部通常是金属化的,用于结构支撑和改善多层板中各层之间的隔离。顶部的金属盖也存在于封装电路中,使得大多数CPW结构都是带盖屏蔽的导体背压CPW。这项工作研究了嵌入式导体支持的CPW,具有覆盖屏蔽和有限尺寸的接地FGC,适用于多层板,如英特尔架构平台[22]。本文研究了带线和带屏蔽线的FGC的损耗比较、模态分析和耦合问题。

仿真设置

首先利用HFSS的模态分析对FGC和带状线进行了单线模拟。对于单线,为CPW和带状线设置了四种模式,长度为4mil。然后使用HFSS解嵌功能将结果解嵌到1英寸。

在模拟中使用了FR-4板的典型值:r= 4:4, tan = 0:02 = 5:78。HFSS采用Groiss模型[23]选项,粗糙度设为RMS=6 m。对所有金属表面设置相同的粗糙度。在这种情况下,CPW的性能很可能被低估了,因为信号条一侧的粗糙度较低,而电场集中在这一侧[19]。所有金属的有限厚度为1/ 20z,或t = 0:7密耳。介质损耗采用简单损耗模型进行建模。

带状线尺寸使用是德科技高级设计系统中的Linecalc进行设计[24]。衬底的尺寸最初使用的是典型的基于英特尔的多层板。在多层堆叠中,层是芯层、预浸料层和铜箔层。在本仿真中,介质材料为典型的FR4均质衬底,且芯和预preq具有相同的介电性能。带状线信号宽度设置为w= 7mils,到任何一个地的距离保持在9mils,以保持50欧姆的阻抗。

利用[26]中的公式和ADS在Matlab[25]中计算带屏蔽阻抗的导体背压CPW。设置信号线宽度为7mils,并增加到地的距离,直到在衬底高度h=12mils处寄生微带模式最小。CPW到地平面的距离设为16mils。对于50欧姆-欧姆线路,间隙为g = 4密耳。然后通过查看广义s参数来检查HFSS中的传输线阻抗模拟,以查看线路阻抗是否成功实现。

损失的表征

模拟的CPW和带状线模式如图1和2所示。在HFSS中模拟了所有模式的衰减和相位常数。CPW和带状线的主导模式具有较大的实际相位常数400radm和衰减常数(10ghz时为10 Np/m)。其他非主导模式在模拟中是消失的。


图1所示。偶(cpw)模式的向量表示。


图2。寄生槽线(奇)模式的矢量表示。

为了估计每种损耗对嵌入CPW的影响,我们依次加入铜的电导率、介电损耗和粗糙度,如图3和图4所示。这里使用了最坏的情况,假设所有信号和地面表面的粗糙度为6米。图表显示,当皮肤深度为粗糙度(0.1 GHz)量级时,粗糙度变得重要。为了公平地比较目标带宽的损耗,从总功率中减去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,如式1所示。介质损耗是总损耗的最大贡献者。


图3。损失对CPW损失的贡献。(a)欧姆损耗(b)欧姆和介电损耗(c)经济、介电和粗糙度。


图4。损失对CPW损失的贡献。(a)欧姆损耗(b)欧姆和介电损耗(c)经济、介电和粗糙度。

边缘耦合CPW和带状线的比较

在本节中,模拟了两个边缘耦合的cpw和带状线,如图5所示。两条带状线之间的水平分离间隙以5mil的增量变化,从5mil到15mil不等。在CPW中,两个CPW之间的中心地面宽度在相同的距离内是不同的。采用终端仿真模拟4mils粗线段,其中有一个996mils脱嵌端口。波端口被分配到电路的正面和背面,如图5所示。选择波口的大小,使高阶模式,包括波导模式从波口不传播。选择上、下、侧地作为参考导线,在左、右中心导线和中地分别放置3个端子。侧地被指定为通过波端口边缘的地。中地终端重新规范为10个6指定另一个接地导体,并将中心导体重新标准化为50欧姆。CPW和未耦合带状线均为50欧姆,回波损耗大于30dB。

在所有配置中,CPW的性能都明显优于带状线,如图6和7所示。图6和图7中的虚线表示隔5mil的边耦合导体的隔离和耦合,实线表示隔10mil,虚线表示隔15mil。顶部虚线表示带状线,底部虚线表示CPW。可以显著增加共面CPW线的密度,以产生与带状线相同的耦合和隔离。例如,两个相距5mils的边耦合cpw的耦合与两条相距15mils的带状线的耦合相同。通过减小间隙宽度,可以进一步减小CPW中的耦合,从而将电场更紧密地限制在间隙内[27]。

图5。边缘耦合CPW线。

图6。两条边耦合CPW和带状线的耦合比较。

图7。两个边缘耦合CPW和带状线的隔离比较。

舷侧耦合CPW与带状线比较

图8显示了两个宽侧耦合的cpw,并在类似的配置下模拟了带状线。利用HFSS的终端仿真对电路进行了仿真。两侧耦合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,6和8mil。图9和图10中的标签显示了对称轴、x-y平面和每条线之间的距离。模拟以与上一个类似的方式进行,除了这一次,只有输入端口被去嵌入并重新规范化为50欧姆。输出波口未进行重归一化,呈现出完美的匹配条件,s参数被归一化为频率相关的阻抗,以呈现隔离和耦合之间的明显区别。与前面的模拟一样,结果与恒定50欧姆仪器的测量结果不一致,但在两种情况下,更容易看出耦合和隔离之间的差异。CPW线的耦合和隔离比带状线低。如果线路不携带差分信号,这是有益的。

图8。宽侧耦合CPW线。

图9。两个宽侧耦合带状线和cpw的耦合。

图10。两宽侧耦合带状线和cpw的隔离。

结论

在高速数字电路中,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层数,限制层转换,并消除带状线中的隔离接地层,以减少层数,从而降低多层板的价格和重量。我们表明,与stirpline相比,具有盖屏蔽的嵌入式CPW具有更大的设计灵活性和更高的封装密度,具有相当的耦合和隔离性能。

参考文献

[1]温春平,“一种适用于非互易陀螺磁器件的表面条形传输线的共面波导”,2007年国际微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,pp. 110-115。
[2]——,“共面波导:一种适用于非互易陀螺磁器件的表面条形传输线,”微波理论与技术学报,vol. 17, no. 17。12,第1087-1090页,1969。
[3]李建军,杨建军,李建军,等。Artech公司的天线和传播库。Artech House, 1996年。(在线)。可用:https://books.google.com/books?id=gqeHQgAACAAJ
[4]王晓明,王晓明,王晓明,等。John Wiley & Sons, 2006。
[5]刘志强,“基于毫米波的电路设计”,微波学报,vol. 58, no. 5。7, pp. 98 - +, 2015。
[6]张晓明,“基于多通道共面波导的高速数字应用”,微波技术与工程学报,第2卷第2期,pp. 979-982。
[7]郭晓明,陈建军,陈建军,“基于表面粗糙度的带线互连信号传输特性分析”,电子学报,vol. 56, no. 7。3,第707-714页,2014。
[8]陈志强,“共面波导测试装置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的应用”,电子学报,vol. 29, no. 8。第22页,1939-1941年,1993。
[9]钱勇,刘志强,“微细波导中皮秒脉冲的模态色散控制与畸变抑制”,微波学报,vol. 40, no. 9。第10卷,1903-1909页,1992年。
[10]吴建军,张建军,张建军,“基于低损耗和低色散的直流-太赫兹频谱传输线”,电子工程学报,vol. 6, no. 10。4, pp. 611-618, 2016。
[11]叶培平,张晓明,张晓明,“基于微信号的表面粗糙度模型研究”,计算机工程学报,2007。2007年SPI。IEEE研讨会。IEEE,会议论文集,第121-124页。
[12]张志强,“同轴波导互连中接地通道的影响”,电子工程学报,vol. 6, no. 12。1, pp. 136-144, 2016。
[13]王海涛,“基于多导通孔的共面电路设计”,微波学报,vol. 50, no. 13。6,第1571-1577页,2002。
[14]张晓明,张晓明,张晓明,“基于硅通孔和共面波导的三维集成电路的射频特性分析”,电子工程学报,vol. 33, no. 14。4, 2010年第1 - 4页。
[15]张晓明,张晓明,张晓明,“基于栅极的微波封装技术的研究”,微波学报,1998,11(5):444 - 444。《会议论文集》第3卷,第1831-1834页,第3卷。
[16]王晓明,王晓明,王晓明,等。基于表面粗糙度的共面波导结构的研究。亚利桑那大学,2015年。
[17]王志强,“基于表面粗糙度的电磁感应电源性能研究”,电子工程学报,第2期,第2 - 3页。
[18]于明,黄建军,“同轴发射架和圆片探头激励的比较研究”,微波学报,1993。, IEEE MTT-S国际。IEEE,会议论文集,第705-708页。
[19]张志强,“微带微波的性能比较”,微波学报,vol. 31, no. 19。7, pp. 74-86, 2012。
[20]王志强,王志强,王志强,等。Prentice Hall Professional, 2004。
[21]李志强,“近30年来共面模的演变”,《微波学报》,第41卷,第1期。7,第96-96、98、102、108、111页,1998。(在线)。可用地址:https://inspec:6049621
[22]张志强,“基于fpga的集成电路设计”,电子工程学报,2008。
[23]王志强,“有耗腔谐振器的数值分析”,中国科学院学报,1996。
[24] A. D. System, 2016。圣罗莎,加州:Keysight, Inc., 2016。
[25] MATLAB, version 9.2.0 (R2017a)。马萨诸塞州纳蒂克:The MathWorks Inc., 2017。
[26]王志强,“共面波导电路的设计与实现”。2001年。”
[27]张志强,“双平面波导串扰研究”,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学院学报,2009。

本文最初发表于EDI CON USA 2018。

Baidu
map